2022年秋季南陵縣教師資格認定公示時間+公示名單
2022-12-09
更新時間:2022-12-02 23:01:25作者:佚名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意思:知道世事艱難,無可奈何卻又能安于處境、順應自然,這就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該句出自《人間世》,《人間世》是《莊子》內(nèi)篇中的文章。本書的中心是討論處世之道,既表述了莊子所主張的處人與自處的人生態(tài)度,也揭示出莊子處世的哲學觀點。
葉公子高將使于齊,問于仲尼曰:“王使諸梁也甚重,齊之待使者,蓋將甚敬而不急,匹夫猶未可動,而況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崾骋矆?zhí)粗而不臧,爨無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nèi)熱與!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陰陽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兩也,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語我來!”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于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
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悅生而惡死!夫子其行可矣!
“丘請復以所聞: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言必或傳之。夫傳兩喜兩怒之言,天下之難者也。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凡溢之類妄,妄則其信之也莫,莫則傳言者殃。故法言曰:‘傳其常情,無傳其溢言,則幾乎全’。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秦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秦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夫風波易以動,實喪易以危。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厲??撕舜笾粒瑒t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茍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故法言曰:‘無遷令,無勸成,過度益也’。遷令勸成殆事,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且夫乘物以游心,讬不得已以養(yǎng)中,至矣。何作為報也!莫若為致命,此其難者!”
1、知:知道。
2、不可奈何:無可奈何。
3、德:道德修養(yǎng)。
4、若:或者。
5、寡:少。道:由,通過。懽:“歡”字的異體,今簡作“歡”?!皻g成”,指圓滿的結果。
6、人道之患:人為的禍害,指國君的懲罰。
7、陰:事未辦成時的憂懼。陽:事已辦成時的喜悅。這里是說忽憂忽喜而交集于心,勢必失調(diào)以致病患。
8、執(zhí)粗:食用粗茶淡飯。臧:好?!安魂啊敝覆痪赖氖称?。
9、爨cuàn:炊,烹飪食物。這句話頗費解,聯(lián)系上下文大意是,烹飪食物也就無須解涼散熱的人。
10、內(nèi)熱:內(nèi)心煩躁和焦慮。
11、情:真實。
12、任:承擔。
13、戒:法?!按蠼洹敝溉松阋詾榻涞拇蠓ā?/p>
14、無適而非君也:適,往、到。全句是說,天下雖大,但所到之處,沒有不受國君統(tǒng)治的地方。
15、盛:極點、頂點。
16、自事其心:侍奉自己的心思,意思是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
17、施:移動,影響。
葉公子高將要出使齊國,他向孔子請教:楚王派我諸梁出使齊國,責任重大。齊國接待外來使節(jié),總是表面恭敬而內(nèi)心怠慢。平常老百姓尚且不易說服,何況是諸侯呢!我心里十分害怕。您常對我說:‘事情無論大小,很少有不通過言語的交往可以獲得圓滿結果的。
事情如果辦不成功,那么必定會受到國君懲罰;事情如果辦成功了,那又一定會憂喜交集釀出病害。事情辦成功或者辦不成功都不會留下禍患,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颐刻斐缘亩际谴植诓痪赖氖澄铮腼兪澄锏娜艘簿蜔o須解涼散熱。
我今天早上接受國君詔命到了晚上就得飲用冰水,恐怕是因為我內(nèi)心焦躁擔憂吧!我還不曾接觸到事的真情,就已經(jīng)有了憂喜交加所導致的病患;事情假如真辦不成,那一定還會受到國君懲罰。成與不成這兩種結果,做臣子的我都不足以承擔,先生你大概有什么可以教導我吧!
孔子說:天下有兩個足以為戒的大法:一是天命,一是道義。做兒女的敬愛雙親,這是自然的天性,是無法從內(nèi)心解釋的;臣子侍奉國君,這是人為的道義,天地之間無論到什么地方都不會沒有國君的統(tǒng)治,這是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
這就叫做足以為戒的大法。所以侍奉雙親的人,無論什么樣的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適,這是孝心的最高表現(xiàn);侍奉國君的人,無論辦什么樣的事都要讓國君放心,這是盡忠的極點。注重自我修養(yǎng)的人,悲哀和歡樂都不容易使他受到影響,知道世事艱難,無可奈何卻又能安于處境、順應自然,這就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做臣子的原本就會有不得已的事情,遇事要能把握真情并忘掉自身,哪里還顧得上眷戀人生、厭惡死亡呢!你這樣去做就可以了!
不過我還是把我所聽到的道理再告訴你:不凡與鄰近國家交往一定要用誠信使相互之間和順親近,而與遠方國家交往則必定要用語言來表示相互間的忠誠。國家間交往的語言總得有人相互傳遞。傳遞兩國國君喜怒的言辭,乃是天下最困難的事。兩國國君喜悅的言辭必定添加了許多過分的夸贊,兩國國君憤怒的言辭必定添加了許多過分的憎惡。
大凡過度的話語都類似于虛構,虛構的言辭其真實程度也就值得懷疑,國君產(chǎn)生懷疑傳達信息的使者就要遭殃。所以古代格言說:‘傳達平實的言辭,不要傳達過分的話語,那么也就差不多可以保全自己了’。況且以智巧相互較量的人,開始時平和開朗,后來就常常暗使計謀,達到極點時則大耍陰謀、倍生詭計。
按照禮節(jié)飲酒的人,開始時規(guī)規(guī)矩矩合乎人情,到后來常常就一片混亂大失禮儀,達到極點時則荒誕淫樂、放縱無度。無論什么事情恐怕都是這樣:開始時相互信任,到頭來互相欺詐;開始時單純細微,臨近結束時便變得紛繁巨大。
“言語猶如風吹的水波,傳達言語定會有得有失。風吹波浪容易動蕩,有了得失容易出現(xiàn)危難。所以憤怒發(fā)作沒有別的什么緣由,就是因為言辭虛浮而又片面失當。猛獸臨死時什么聲音都叫得出來,氣息急促喘息不定,于是迸發(fā)傷人害命的惡念。大凡過分苛責,必會產(chǎn)生不好的念頭來應付,而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假如做了些什么而他自己卻又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誰還能知道他會有怎樣的結果!所以古代格言說:‘不要隨意改變已經(jīng)下達的命令,不要勉強他人去做力不從心的事,說話過頭一定是多余、添加的’。改變成命或者強人所難都是危險,成就一樁好事要經(jīng)歷很長的時間,壞事一旦做出悔改是來不及的。
行為處世能不審慎嗎!至于順應自然而使心志自在遨游,一切都寄托于無可奈何以養(yǎng)蓄神智,這就是最好的辦法。有什么必要作意回報!不如原原本本地傳達國君所給的使命,這樣做有什么困難呢!”
該文著力表達“無用”之為有用,用樹木不成材卻終享天年和支離疏形體不全卻避除了許多災禍來比喻說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便是這個文章的結語。莊子以為人要有慈悲心和責任感,因無用而大用就是人間世合情合理的人生真實與態(tài)度。
《人間世》是《莊子》內(nèi)篇中的文章,是戰(zhàn)國中后期莊子及其后學所著。
莊子,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唐玄宗時期尊奉為為“南華真人”,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nèi))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