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桃花澗景區(qū)免門票預(yù)約指南 連云港桃花澗地址
2023-12-20
更新時間:2023-12-20 22:19:39作者:佚名
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春節(jié)假期除外),連云港孔望山景區(qū)面向全國游客免門票開放。
孔望山景區(qū)位于錦屏山東北部,東依鹽河、北臨玉帶河,距市區(qū)約2.5公里?!遁浀匾[》載,“孔子問官于郯子,賞此登山以望東海,故名孔望山。
(一)開放時間
07:30-18:00
(二)景點推薦
1、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成于東漢,距今近兩千年。整體造像依山崖的自然形式雕鑿而成,現(xiàn)有造像110個,畫面東西長17米,高8米,有佛教、道教、菩薩、力士和供養(yǎng)人等人物造型,多反映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史學(xué)家稱此造像為“九州崖佛第一尊”,其雕鑿的年代比敦煌石窟早300年,1988年被評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龍洞庵
龍洞庵背依高山,坐北面南,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始建于唐,距今1300多年,唐代為龍興寺,明代更名為龍洞庵。庵內(nèi)供奉釋迦牟尼及其弟子迦葉、阿儺及觀世音菩薩。院內(nèi)有古柏、糯米茶(學(xué)名流蘇)等古樹名木,樹齡逾千年。內(nèi)有古井——“甘露泉”,其水清冽甘甜,聞名遐邇。
3、石象
成于東漢,為立體圓雕,是依一塊花崗巖巨石的自然形狀雕鑿而成,長480厘米,背寬350厘米,通高260厘米。象的前胸左側(cè)有一個平面淺浮雕“象奴”,頭束椎髻,右手持鉤,雙足系鏈,表現(xiàn)了漢代象戲場景。石象足下雕有仰瓣蓮花,栩栩如生,被譽為“中華第一象”。
4、饅頭石
這是一塊圓形巨石,整個巨石像一個饅頭,又像一個鳥頭,鳥頭連同頸部高5.2米,直徑2.87米。這塊饅頭石的頂部還鑿有一個清晰的碑槽印痕,是古代作為碑座之用。
5、承露盤
位于孔望山的山頂,俯瞰著群山。乃道教中道士煉丹之用。其左上角有一個缺口,乃道士們用來承接露水之用。其體積碩大在國內(nèi)十分罕見,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夏啟祭天、祭海用的器具。
6、乘槎亭
始建于宋,毀于元,修復(fù)于公元1989年。亭取張騫乘槎仙化故事命名,為古代登臨觀海之處。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來此游覽并寫下《乘槎亭》一詩,使該亭聲名遠播,飲譽江淮。
7、杯盤刻石
刻石形狀如巨硯,故又稱“硯石”,是在一塊天然的大石頭上鑿刻而成,東西長320厘米,寬200厘米,厚70-120厘米。大石的底部有三塊小石支撐,正面東段有一個盤形凹刻,周圍有八個杯形凹刻,是東漢晚期祭祀東海君之物。
8、石蟾蜍
與石象南北相對,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山原。這是利用一塊凸起于地面的巖石,以漢代圓雕方法鑿刻出來的。石蟾蜍長約2米,寬約1米,滿身布滿魚鱗狀的淺刻花紋。它的腹部圓滿,四肢平撐,造型非常夸張。它是東漢時期的遺存,離現(xiàn)在也將近2000年了。
9、龍洞題刻
龍洞原為海蝕洞,經(jīng)海水長年沖刷及后人稍加雕鑿而成。洞口約呈正方形,邊長約90厘米,洞深330厘米。龍洞內(nèi)外的石壁上鐫有宋、元、明、清諸代石刻題勒24則,大字近3尺,小字寸余,篆、隸、草、行書體齊備。其中尤以位于龍洞正西和正東方向的兩塊題刻最為出名,分別是王同的篆體題刻與林廷玉的抹字碑。
10、孔子望海像
春秋時期,孔子曾經(jīng)登臨此山以觀東海,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將此山更名為孔望山。在這座山上,既有儒教創(chuàng)始人孔老夫子登高望海的足跡,還有佛教在中國最早的石窟,上面刻著釋迦牟尼涅槃的莊嚴場面,更有道教西王母高高在上俯瞰眾生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