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天堂父親的句子 思念天堂父親的圖片
2024-08-31
更新時間:2024-08-31 09:01:02作者:未知
精選唐詩中秋9首:王母妝成鏡未收,倚欄人在水晶樓
中秋節(jié)是一個古老而熱鬧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源于上古對月亮的崇拜。每年的秋天,萬物收獲,都會舉行秋祭,在秋分節(jié)氣祭祀月神。而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大最圓的日子,所以風俗演變,秋祭和祭祀月神,到了唐朝之前,就已經(jīng)固定在八月十五。此時秋之半,月之圓,故名中秋。
但是在唐朝才固定成一個官方的全國性節(jié)日。在外的游子,盡量與此日,趕回家園,祭祀月亮,祭祀先祖,闔家團圓。
此時金秋氣爽,溫度適合,是人身心最舒爽的時候,如果不逢風雨,月出之美,如升海上,清輝之下,沐浴人間。唐朝尚道教,諸神崇拜,諸神如在,中秋節(jié)莊重祥和。晚間高樓望月,最美的月亮從眼睛落到心底,最美的月光,從天上沐浴個體,身心都得到了自然的庇護。唐詩中的中秋,大氣明朗,靈魂與月光共振,醇厚昂揚。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絕微云。
眾木排疏影,寒流疊細紋。
遙遙望丹桂,心緒更紛紛?!?/strong>唐朝李洞《中秋月(一作瘳凝詩)》
正是這些的中秋節(jié)的秋色與月色。秋天有90天,但是中秋之秋色已經(jīng)是十分的飽滿。那月亮的孤光將所有星辰的光都吞沒了,月色之皎潔,天空如洗,連一點云彩都看不到。那月光下的樹木,在流水一樣的月光下,微風搖曳,仿佛能看見月光如波濤的細紋。我站在高臺,看見月亮里的桂樹和人間沐浴在月光下的桂花,思緒紛紛。
那么他在想什么呢?中秋節(jié)在唐朝也是一個團圓的節(jié)日。他一個人在他鄉(xiāng),看見絕美月色,自然是良辰美景,覺得想家的那種惆悵。
這首詩寫了中秋月色之美,一輪獨照,當然潛臺詞是,我都這么圓了,你怎么不回家?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
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唐朝張祜《中秋月》
唐朝的人詩詞就是大氣。一年中最好的夜色,就是可以看到最美最明亮的月亮,哪怕萬里之外的邊關(guān)。這月亮仿佛也有感情,它久久徘徊在邊關(guān),照耀著北方高城,時間也仿佛停留了,詩人不得不感嘆,這樣大而美的月亮和月光,聯(lián)系著人間共同的感情,
哪怕是萬里關(guān)山,也寄托著我對故園的相思。又這相思豈能只是我一個人的,是所有月光下今夜的人們,無論海角天涯!
這是傳統(tǒng)祭祀帶來的共有的月亮情懷。天有明月,人同此心。
“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唐朝曹松《中秋對月》
唐朝是在漢朝之后又一個大一統(tǒng)的封建帝國。在太平盛世,人民安樂,四海同心。中秋節(jié)萬民祭祀月亮與先祖,感恩自然的饋贈,對月亮的崇拜神話中有人格化。
你看這三五團圓的中秋日子,人們崇拜祭祀月亮,是因為它大公無私,清光普照,月光流瀉之處,何嘗錯過一家?自然之對人間的平等,也寄托了人們對社會的良好愿望,愿望公平,所有的家庭和人都能得到平等的分配和關(guān)照。
當然在封建時代,這個月亮,代表了對帝王的期望。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
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strong>李嶠《中秋月二首》
唐朝人很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家天下的情懷。而且站的角度也非常的高。至少我個人認為在唐朝的相當長的一個時段,安定富庶,穩(wěn)固了許多人大氣的家國情懷。所以詩詞中,千萬,四海常常用到,而且并不覺得刻意,反而渾然。
這首詩很靈動,有著離騷那種浪漫和憂患。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在高高青天之上,被風萬古吹著。當然現(xiàn)代科學證明,就是有風吹也不是地球上的東風。但我仍舊喜歡他浪漫的聯(lián)想,誰種植的桂花樹,居然就不長到月亮外頭。我佩服他的想象力,俊俏生動。
下面的更奇,都說月亮升到天空,四海都看得見,可是你怎么知道,那千里之外,是怎樣的氣候,沒準還有雨和風呢!
他是如何知道的?其實也很簡單,唐朝人喜歡游歷,當然也可以說許多人為生活奔波,自然會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氣候變化。又唐朝驛站發(fā)達,風霜雨雪的變化,可以通過書信傳遞。自然有同時不同天的感受。
難得的是人人都寫中秋月美,他卻質(zhì)疑了這樣的美是區(qū)域性的。沒準這邊天晴那邊雨。這種憂患是現(xiàn)實主義的,也給一些熱鬧潑了水,具有冷峻的警示作用。
“王母妝成鏡未收,倚欄人在水精樓。
笙歌莫占清光盡,留與溪翁一釣舟。”成彥雄《中秋月》
這首詩很有李商隱的神話風味。且如此的幻美。說月亮是王母娘娘的寶鏡,梳妝完了懶得收,就讓它掛在了天上。王母之鏡,何其華美皎潔。
是王母在瓊樓玉宇靠著,想念穆王呢?還是人間有人此夜相思,在如鏡子一樣的月光下,站在樓頭。月光之美,何其寧靜明澈。
那湖中的畫船笙歌,請你們讓個道,不要將如此月色都占用了,只是為了宣泄你們紅塵里的俗氣。這樣美的月色,只適合那些心地澄澈的與世無爭的高人和漁夫,讓他們和他們的船,沒有你們這些俗歌艷曲的打擾,靜靜泊在這美麗的月光下吧。
如詩如畫。
“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
滿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華岳影寒清露掌,海門風急白潮頭。
因君照我丹心事,減得愁人一夕愁。”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這時候是真真浩大又有人間氣,充滿了節(jié)日的喜悅與贊美,有著雄渾的盛唐之氣。月亮升上天空,像鏡子一樣照耀九洲,最團圓的秋月,也是人間最盛大的團圓夜。
遍地水光,沾衣冰彩,月色與人間交融。而月亮至高至遠,高,它落在了華山岳山的仙人掌上,遠,它照耀錢塘浪潮,千堆狂雪。
而明月照耀心底的相思,因月色浪漫浩大,而減去了思鄉(xiāng)的憂愁,這是我看到最壯麗的月色,大唐中秋的月夜全景。
“尋常三五夜,不是不嬋娟。
及至中秋滿,還勝別夜圓。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無煙。
自古人皆望,年來又一年。”棲白《八月十五夜玩月》
就是它們八月十五的月亮和其他的圓月之夜的不同。其他時段的月亮不可謂不美,然而都不及中秋的月色,特別亮,特別圓。這當然是秋天天空明凈,云雨少,月亮光穿透大氣層時,少有障礙,呈現(xiàn)特別的美,更因為中秋是個滿滿人情團圓的日子,心理上就已經(jīng)為月亮加了分。
明凈圓潤爽亮皎潔就是中秋的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strong>張九齡 (唐)《望月懷古》
這是一首大氣又飽含人情味的望月詩。那海是大海,也是云海,天海,一輪月亮生出來,升上來,這是所有人都在看到明月呀,是古老的,永恒的,唯美的,是有著獨特韻味的團圓之月,相思之月。而正是人隔千里,卻共著一輪嬋娟,將中國人內(nèi)心獨特的團圓之情表達出來。
雖然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但同樣的月亮照耀你我,月光是無聲的相思,它在身上,在手上,它在夢里變成河流。
每年讀到這首詩,都會讓很多人感慨萬千!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strong>司空圖《中秋》
簡短,仿佛白話,然而卻又有萬般的道理。若是中秋節(jié)沒有月亮,就象畫龍沒有眼睛,吃菜沒放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么。沒有月亮的中秋節(jié),雖然也團圓,也熱鬧,然而仿佛少了天地為證,明月相伴那種透徹和篤定。
所以中秋是月亮的節(jié)日,是人與自然應和的狂歡。
唐朝的中秋節(jié)并沒有宋朝之后的盛大,宋朝之后成為一個世俗的節(jié)日,中秋更注重人和人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往。但是唐詩中秋的魅力在于開闊,大氣,更注重自然之美對心理的折射。
又是中秋佳節(jié),你是否像唐人一樣,愛上皎潔無比的月光,而發(fā)為詩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