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是隱形情人節(jié)嗎(元宵節(jié)是隱形情人節(jié)嗎知乎)
2024-01-31
更新時間:2024-01-31 09:04:39作者:佚名
提及《易經》,在大家的腦海中并不陌生,因為它的名字早已傳遍在世間的每個角落。人們首先第一印象想到的只不過就是一本“卜筮”的書籍,專為人們算命而擇吉避兇的“葵花寶典”,除此之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而實際上真是像眾多人所講的那樣?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它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厲害,更了不起。不然的話它就不會叫作《易經》了。
《易經》這部書對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至深且巨,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運用價值。每個時代的易學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運用易學智慧解決當時所面臨的時代問題,無不貫穿著在易道指引下追求明體達用的精神。
那么凝集著中國古圣先賢古老智慧的易經,曾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那么《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呢?
首先《易經》為群經之首。更準確點說,它應該是群經之始。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五經有《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而《周易》被列為五經之首,它冠居群經之首,是我國古代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自然哲學著作。它的思想光華是通過神秘的“占卜”外衣,煥發(fā)出恍惚幽冥的象征色彩。它廣大精微,包羅萬象。
同時《易經》是宇宙萬事、萬物、萬象的總源頭,是宇宙人生的基本組成元素,就是說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里發(fā)源出來的,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和華夏文化的開端和延續(xù)。
它蘊含著豐富的宇宙人生變化哲理,以至于太多太多的人們對《易經》即向往而又“陌生”,因為它內在和外化變化多端的靈活體系,乃至“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直到現(xiàn)21世紀的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們對《易經》態(tài)度依然如此。它的光芒及潛藏的巨富能量幾乎被“封建迷信”的外衣所掩蓋。以至于很難發(fā)現(xiàn)它內在的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
易經是解開宇宙自然的一部自然學科。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之后,學人對《易經》的認識就逐代加深,易學著述層出不窮,然而同時產生的重重撲朔迷離的猜測、附會之說更是多得令人眼花繚亂。
尚秉和有感於這一情況,慨而嘆曰:“最多者《易》解,最難者《易》解,茍非真知灼見之士,為揚推其是非,釐訂其得失,后學將胡所適從哉?”。
所以我們處在科學和科技較為發(fā)達的21世紀,我們更有必要在辨析舊說的基礎上,客觀的、科學的去發(fā)掘這部古老的哲學著作的真正價值,品評、確立其在中國哲學史、世界文化史上應有的地位。
呂氏春秋中說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p>
易經的彈性是最強的,它可以無限的放大,亦可以無限的縮小,大到沒有邊界,小到用眼觀看不到。所以《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宇宙萬物萬象盡在其中。
《易經》是一部從整體角度去認識和把握宇宙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安敷摺本褪菍ξ磥硎聭B(tài)的發(fā)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guī)律理論的書籍。它通過觀測天象變化,及俯察大自然的變化情況,讓人們更好的掌握和適應宇宙自然的變化規(guī)律。
《易經》是一部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之著作。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系辭上傳。
伏羲氏通過觀察宇宙星辰的變化規(guī)律及大自然的四季變化情況,通過觀物取象法則,便一畫開天,始創(chuàng)了八卦圖象。伏羲八卦告訴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秘密——陰陽。陰陽是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構成元素。
伏羲氏告訴人們宇宙自然中的一切一切都是由陰陽二種元素構成的。天、地、云雨、雷、風、山川、河流、火等都是由陰陽組成的。他用符號“—”代表陽,用符號“——”代表陰。他把天地、男女、書夜、炎涼、上下、勝負等,幾乎生活環(huán)境中的一切自然現(xiàn)象都體現(xiàn)著普遍的,相互對立的矛盾,根據(jù)這種直感的,樸素的觀察,用陰、陽直接了當?shù)谋憩F(xiàn)出來。
例如:乾三連為陽。伏羲氏用“?”沒有縱斷的三條線表示,寓意著天的剛健和運化不息。亦代表“龍”的象征,而我們華夏子孫亦稱著“龍的傳人”。其寓意的哲理亦從乾卦的爻辭而來。伏羲八卦圖是由圖像和數(shù)字組成的,而現(xiàn)代的科技電子計算機,也是由數(shù)字組成的。(即01、01組成)由此而論,中國7000年前的伏羲氏可以說是電腦的開創(chuàng)者一點也不為過。
后來周文王在伏羲氏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64卦。文王64卦告訴我們,宇宙自然現(xiàn)象只有64種現(xiàn)象,64種自然變化規(guī)律。他用64卦象的變化情況及規(guī)律告訴人們世界一切變的結果只有64種現(xiàn)象特征,宇宙人生的密碼都在64卦象中呈現(xiàn)出來。
到了孔子時期,孔子又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加注上《十翼》。亦叫《易傳》,原皆單行,漢后被合入經文而并行??鬃又兑讉鳌返哪康氖窍M兑捉洝氛軐W的思想得到發(fā)揚光大,猶如宇宙萬物萬象那樣在陰陽二氣的交感相應的互感中生生不息。
《易經》是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體系。
“天人合一”是《易經》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缎蜇詡鳌分赋觯骸庇刑斓厝缓笥腥f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所以《易經》是經過伏羲氏的宇宙萬物皆屬陰陽概念的八卦產生到周文王六十四卦的宇宙萬象再到孔子《十翼》重卦並撰成卦爻辭,而成。三者均是遵循“觀物取象”的創(chuàng)作原則來完成這部嘆為觀止的群經之始——《易經》。它是我們華夏文明的驕傲,亦是我們華夏子孫“龍的傳人”的精神寄托。
所以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兑捉洝返闹腔墼谟谖覀円阉l(fā)揚光大,效法于自然。宋朝林光世在《水村易鏡.自序》中說到:古之君子,天地,曰月、星辰、陰陽造化、鳥獸草木無所不知,不必讀卦辭、爻辭,眼前皆自然之《易》也。
故仰觀、俯視是《易經》最大的功能,也是人類最了不起的思維方式。同時通過《易經》的仰觀和俯察能夠更清楚了認知宇宙自然現(xiàn)象。同樣亦能夠更好的掌握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做人做事若能常常仰觀和俯視自己,那么你就走進了《易經》的“吉無不利”中了。
易經是完全根據(jù)宇宙自然的變化規(guī)律發(fā)展出來的一套系統(tǒng)。是以象數(shù)和義理為一體得哲學專著。
《易經》的實際價值觀在于能糾正那些似是而非的觀念。讓人們及時導正錯誤的觀點和想法。從而保持一種持正的心態(tài)和元亨為人的思想觀念。
《易經》是一切動態(tài)變化的發(fā)展思維趨向。
宇宙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之中,日日更替,沒有一刻停滯,因而易經就是以動態(tài)思維方式來把握未來變化的書籍,它體現(xiàn):變動不居,周流只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易經》里面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告訴我們人要有自覺、自反、自省、自律的思想素質。不能為所欲為,自以為是,或是太過于狂妄自大。因為人有可控制的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部分??煽刂频牟糠质遣僦谖遥遣豢刹倏氐牟糠?,是操之在天。天就是宇宙自然法則,只能效法于天效法于自然而為之,不能逆天而為之。
所以我們應當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老師。我們人類要開始用這種自然的法則來規(guī)范現(xiàn)代的科學,讓他走上正道,讓他來協(xié)助我們人民過幸福安康的日子。這就是《易經》對人們在生產生活的初心亦是《易經》帶給人類一以貫之的生存之道。
《易經》是最善于自我完善的預測學專著典范。俱全相反相成的辨證思維體系。
“一陰一陽之為謂道”,這是易經獨有的思維方式。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中,有陰必有陽,有剛必有柔,有好必有壞,有福必有禍。這些因素彼此對立,又相互轉化補充,形成了宇宙自然現(xiàn)象的普遍法則。這種陰陽之間的關系就是“道”。
俗話說:“禍福無門”。而易經最大的特點是“具備憂患意識”。人活著的時候最需要俱備的就是要有一種憂患意識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伏羲氏創(chuàng)作的八卦圖像被寓意為無字天書,他根據(jù)卦象的符號及宇宙日月星辰的變化情況可以事先預測到未來天氣變的變化情況。這就是一種憂患意識形態(tài)的表現(xiàn)而非迷信的做法。
到來后來周文王及孔子時期他們在《已經》的基礎上加上去六十四卦、爻辭,運用三爻(自身本我、他人外因、天象趨勢)和上下爻(事物發(fā)展)體系進行預測,用每一爻辭對某一階段現(xiàn)狀進行高度概括。稱貞卜??鬃宇A測華夏文明起碼可以傳承三千年,結果果然應驗,這一預測可見《論語·為政》篇。
《易經》俱備普遍聯(lián)系性、神秘性和道德性。
易經的神秘性是因為人們在當時當代的情況下不了解它的價值觀和它所具備的基本元素所要闡述的宇宙自然現(xiàn)象,所產生的一種敬畏感知。
由于以前古代科學不發(fā)達因素,人們沒有辦法用科學去解釋它,所以只好用神秘的外衣來把他包裝起來。現(xiàn)在我們科學發(fā)達了,我們可以把易經里面的神秘性,整個把它用現(xiàn)代化來詮釋。認為它神秘是因為《易經》不但可以預知各種物事及人活動變化的未來變化情況,同時也能夠導正人們的思想觀念。
事物的存在與發(fā)展,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而易經就是這方面的紐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它的道德性是沒有辦法取代的。所謂的道德性是指人們的人倫道德及倫理觀念,最基本的思想是:男剛女柔、夫婦相配,陰陽不能錯亂,倫理不能顛倒,所以《易經》的道德性在二十一世紀還會得到很大的發(fā)揚和繼承。唯有《易經》才能完善在人類在道德方面的不足和糾正錯誤的思想觀念。
《易經》具有超強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
易經中的方圓圖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做到“內方外圓”的層次上,這樣才會更加貼近自然,人們的心境才會更加的豁達和無爭無為。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的和諧。
《周易本義》卷首云:方布者,乾始於西北,坤盡於東南;其陽在北,其陰在南。此二者陰陽對待之數(shù),圓於外者為陽,方於中者為陰;圓者動而為天,方者靜而為地者也。象征意義告訴我們,應該向天地陰陽的生城發(fā)展規(guī)律那樣,陰陽循環(huán)消長,生生不息。
伏羲八卦圖這部無字天書,一直流傳到今天,足以證明其真理永存的道理。宇宙自然現(xiàn)象的陰陽萬象在伏羲八卦圖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陽在陰中,陽逆行;陰在陽中陰逆行;陽在陽中,陰在陰中,皆順行,此真至之理也!
《易經》的宏偉思想哲學體系正在被人們認同而逐漸發(fā)揚光大,從2017年以來,易經卻被納入高考的范疇,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xiàn)象,是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普及易經文化知識非常好的方式,是文化共融的一種提升和表現(xiàn)。
我們追溯古人對《易經》的評價,發(fā)現(xiàn)有兩個代表性的看法。初唐宰相虞世南說:“不學易不可為將相?!?,藥圣孫思邈說:“不學易不足以言太醫(yī)?!碧t(yī)是古代醫(yī)術最高者的稱謂和認同??梢姡谲娛?、政治、醫(yī)學三個不同領域,都把《易經》當作最高學問。足以說明它蘊藏的能量和宇宙自然哲學智慧是無法估量的,它能逃過秦始皇的那把火而一直延續(xù)至今而不被淘汰足以證明它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我們要正確看待《易經》存在的意義和實用價值,它是凝聚了中國古代三大圣人的智慧結晶而得以完成的寶典之著作,其最終目的是要闡明宇宙萬物生存演化的原理。同時用它來導正人們的行為方式,做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常態(tài)。
《易經》的哲學思想是獨特而又光芒萬丈得的。它通過仰觀、俯視告訴人們《易經》是研究天、人、地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倡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促進人類文明的進化與繁衍生息。
所以《易經》首先被應用于天文、歷法、氣象、中醫(yī)、自然環(huán)境、堪輿等學,同時《易經》蘊含著豐富的數(shù)理思想,不僅促進了中國古代數(shù)學、物理學的發(fā)展,在17世紀以后,其影響力通過文化傳播逐步擴展到西方,成為一些哲學家、科學家案頭必備之書。
所以我們對《易經》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觀,從當時當代的環(huán)境中出發(fā)進行細研熟玩,即“從源溯流”了解其根本的意義所在。
《易經》一書不但是中國古代的珍貴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奇異的明珠。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需要人們作出新的、科學的認識。以評定其在社會科學、自然學科諸領域中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我們相信,經過人們的深入研究、努力闡揚,《易經》豐富的思想內容必將在世界學術之林煥發(fā)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