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軸是一條直線對嗎 有人說一條直線是一條數(shù)軸對不對為什么
2024-10-07
更新時間:2024-09-13 00:02:54作者:佚名
登鸛雀樓王之渙(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詩人分為四種:作品多且名篇多,高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如大小李杜;作品少但名篇多,低產(chǎn)量高質(zhì)量;作品多但名篇少,例如乾隆皇帝;作品少且名篇少,大部分人歸于此類。
而王之渙顯然屬于第二種。
大唐盛世,作詩成為流行文化。考試考作詩,交朋友也作詩,日常生活也作詩,人人都會吟兩首。在唐朝不會作詩,就像今天你不玩支付寶不用微信一樣,簡直是異類。
王之渙不算異類,但是算另類。
他明明作詩水平不輸于任何一個唐朝詩人,但偏偏只留下了六首詩。
一首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稕鲋菰~》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另一首就是被稱為唐詩五絕壓軸的《登鸛雀樓》。
唐朝詩人璨若星河,寫六首詩而能傳誦至今兩首詩的,只有王之渙一個人。
鸛雀樓位于山西永濟,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而得名,因王勃《滕王閣序》而蜚聲天下,躋身四大名樓;
岳陽樓,因地處岳陽而得名,因范仲淹《岳陽樓記》而聞名古今,躍居四大名樓;
黃鶴樓,因黃鶴傳說而得名,因崔顥《黃鶴樓》而名噪一時,位列四大名樓;
鸛雀樓,因時有鸛雀棲于上而得名,能擠掉其他樓,占據(jù)四大名樓最后一個名額,名揚四海,正是因為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有日,有山,有河,有海,日白,河黃,視野千里,色彩斑斕,畫面感極強。一個“依”道出緩緩墜下的狀態(tài),一個“入”寫盡了萬里黃河奔騰不息勇往直前的氣魄。如此壯闊的河山美景,必然登高遠望才能收眼底,暗含一個“高”字。平鋪直敘,沒有華麗修飾,眼觀之江山如畫,細思之豪情萬丈,妙手偶得,天然對仗,因工整且不加雕飾而美麗。而這一切,僅僅只需要十個字。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鸛雀樓前景雖美,拜王之渙神來之筆,十個字寫景已然足夠,再寫似乎嫌多,有畫蛇添足之嫌,所謂乘興而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盡興。我們不要忽視唐朝詩人的高明,總能在看似已經(jīng)盡興之時,再給我們意外的驚喜。詩雖貴畫面感,貴感情,但同樣貴想象空間,就如同畫畫留白,書法用枯,密不透風固然美,疏可走馬也有別樣趣味。在我們以為詩人在最高處極目遠望時,他給我們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前兩句是我在二樓看到的景色,非常不錯,沒看夠,那就上三樓看看吧。至于上三樓看到了什么,詩人把謎底留給了讀者自行腦補,不是不想寫不是不能寫,是不高興寫,寫出來就不好玩了,只是以半勸誡的口吻告訴我們,想看得更遠,就再登高一層吧。差點漏了,后兩句居然也是天然對仗。
唐詩極少講道理,因為人們討厭被教育。唐詩五絕里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的例子并不少見,赤果果的教訓、勸誡、開導(dǎo)之類的作品鳳毛麟角,當時也不流行這些。而登鸛雀樓最后兩句發(fā)表議論兼講道理教育人生卻讓我們心服口服欣然接受并贊嘆不已。首先,前兩句足夠霸氣,氣勢上壓倒了讀者,不服不行;其次,十分合理,無法反駁,不服不行;其三,衷心告誡,態(tài)度誠懇,不服不行;最后,才華出眾,偶像級別的作品,聽他的沒錯。
日、山、河、海、高、遠、縱、橫,短短二十字,包羅萬象,順便附贈道理一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