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的風水寶妻 總裁的風水寶妻漫畫
2024-03-25
更新時間:2024-03-25 04:56:03作者:未知
1、普米族火塘是什么,火塘的意義
2、普米族文化:淺談普米族的天文歷法推算
3、普米族的神樹是什么?
4、普米族轉山會的節(jié)日風俗
5、普米族傳統(tǒng)食品有什么
6、猜你喜歡:
火塘指的是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眾家庭中用來取暖、做飯、祭祀神靈等活動的重要場所。今天,要介紹的是關于普米族的火塘,了解關于普米族或火塘的意義,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了解吧。
火塘簡介:
火塘,又叫“火坑”,也有的地方稱“火鋪”。是在房內用土鋪成的1米見方的土地。以前,火塘裏立有三塊石頭,以備燒火煮飯之用。后來,都改用鐵三腳架。
主火塘裏終年煙火繚繞,白天煮飯,晚上烤火取暖。燃料為木柴。在許多少數(shù)民族中,如:傣族,侗族等?;鹛潦巧钪蟹浅V匾囊徊糠?,每年都要進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普米族認為,人死之后靈魂將分成三個部分并居于三處,其中之一是在自己家中火塘及鐵三角架附近。三角架是由古時的“三塊白石支起鍋”轉化來的。在三塊鍋莊石中,靠南邊的一塊代表火神,上首一塊是男人魂魄聚集之所在,下首一塊則是女人魂魄集聚的神物。
象征:
在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家庭中通常都有一個或幾個火塘,成為人們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飯、睡臥乃至進行人際交往、聚會議事、祭祀神靈的重要場所。
有的學者認為,火塘分別是家庭、家族關系、生計和性別的象征。一個家庭需要有一個火塘作為取暖及煮飯的工具,但在一座新房建成或一個小家庭從父母的家庭中分離出來舉行隆重的置火塘及點火禮時,火塘的意義就已超越了作為工具的范疇,而成了一個家庭的象征。
分家另立火塘,標志著家庭的分化,由一個家庭中分化出的血緣關系的家庭便漸漸形成了一個家族。
由于人們尊重火塘神,認為火塘的神靈能左右人們的生計與生殖,因此火塘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了作為生計與生殖的象征意義。在某些民族的家庭中,火塘分別有男火塘和女火塘,于是火塘又具有性別的象征。
不過僅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火塘通常是多種神靈的象征,人們祭祀火塘或在火塘邊舉行祭祀活動就是對這些不同神靈的敬奉。
祭祀:
在有的少數(shù)民族中,火塘是祖宗神靈的化身,祭火塘成了家人祭祀祖宗的重要儀式。廣西天林木柄瑤祖宗神位的位置十分特別,不像漢、壯族那樣設在廳堂上,而是設在靠近屋檐那一邊的火塘邊,不設什么香爐,也沒有什么神位牌,更沒有什么供桌,祭祀時把供品擺在地下,在火塘邊插幾炷香就行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對天文歷法有著非常多的了解,除年月之間的關系,還有四季、氣溫、物候和人事預測等等。在普米族文化中,關于天文歷法的推算也有很豐富的知識。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關于普米族的天文歷法推算。
普米族有豐富的天文知識,亦有其獨特的歷法。遠古時代,普米族先民便密切注意天。地、日、月、星辰的運行規(guī)律。由于恒星的位置不變,可以用它作其它日、月、星辰運行的標志。因此,普米族先民經過長期觀測,先后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為“坐標”。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不僅是觀測其它日月星辰位置的坐標,其中有些星宿還是普米族祖先測定方向。歲時以及季節(jié)的觀測對象。
普米族以臘月初六、初七或初八為歲首,稱“吾昔”節(jié)(意為新年)。他們推算“吾昔”節(jié)的日期并非按陰丁日歷進行,而是以觀測“處紫”(昂宿)的出沒來確定的,因為“處紫”作為二十八宿之首,有些則以“蘇多”(室宿)為開始。這兩個星期相距5天,到底哪一宿為星首,無關緊要,各地從俗而定。關鍵是要以觀測“處紫”來確定?!?/p>
處紫”星與月亮相遇之夜即過“吾昔”節(jié)。過去普米族是以二十八宿和月亮相遇來記日的,每到農歷十二月初,普米族老人幾乎每天晚上都要觀測星宿的運行情況,以便確定年節(jié),也就是以看“處紫”上中無作為一年之首。普米族認為,一般農歷臘月初六、初七或初八的星日最吉祥,所以這幾天就過年(即過“處紫”吾昔)。
“吾昔’市按古規(guī)一般過九天,現(xiàn)絕大部分普米族仍隆重過此節(jié)日,部分地區(qū)則由于社會歷史原因的影響,也不再講究了。
普米族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傳佛教,還殘存著對自然的崇拜。每逢節(jié)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日子,都要請巫師到神樹下殺牲祭獻,以便消災去難,保佑安康。那么,什么是普米族神樹呢?一起來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通常在寨邊山坡上劃出一塊“神林”,作為祭祀山神的場所。每個氏族在神林中選取一株作為本氏族崇拜的山神樹,然后從眾多的氏族山神樹中選擇一棵作為村寨的山神樹。祭山神的日期和儀式各地不一。有的地方在農歷三月或四月,有的在七月或十月,祭品有牛、羊或雞。供祭祀用的牛在年前選定,一般為花牛,稱為神牛。祭山神之日,全村參加,帶蘇哩瑪酒、香柱、紙錁等,由巫師或小巫等作法念經,祈禱山神保佑本村人畜安寧,莊稼豐收。隨后,將神牛宰殺,連同各家祭品一起供奉。
祭后聚餐,并各留些許神牛肉和內臟,帶給家人分食,以庇佑安康。用雞獻祭的,一般以白雞為貴。備油燈七盞或九盞,飛禽走獸面偶五十四個,村人自帶蘇哩瑪酒、柏香、麻線等祭品。巫師在神樹下焚松毛,誦經,祈禱山神福佑全村。用羊作祭品的,要先在羊角上抹酥油,撒糌粑,牽羊拜四方神靈,又將水酒灑到羊身上,羊身發(fā)抖,表示山神享牲,祭祀圓滿。繼而宰羊燒烤,參加祭典的每人一份。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伙天神創(chuàng)造了人類和萬物,山神給人以定居和耕種之地,灶神左右家人興衰,龍神釋風降雨,因而把吉兇禍福與神明的好惡緊緊聯(lián)系起來,在普米族的潛意識里和言行里無不表現(xiàn)出對神明的敬畏和虔誠。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儀式分為“祭山神”、“祭龍神”、“祭灶神”、三種。祭祀時首先向天神祈禱、禮拜、貢獻各種祭品。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靈魂不滅,認為人死后靈魂會回到祖先的發(fā)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種方式進行祭祀活動,表明對祖先的崇敬。主要活動有:接祖(除夕)、送祖(從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墳、中元節(jié)、祭房頭、祭中柱。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稱之為“缺青”或“缺代骨”。凡家庭不和睦,爭吵多、病多、即家運不好時,常常舉行這類祭祀活動,希望把惡神交給“替神”,讓好運歸自己。儀式一般在家中舉行,全家人參加,要用一整天的時間。
普米族兇吉兆預測: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預兆,有時根據(jù)預兆行止,或采取某些防范措施。普遍相信的預兆有:夢兆,如孕婦夢見刀、槍、劍、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夢見蛇、魚、蝦則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鵲叫為報喜,烏鴉、貓頭鷹、狐貍夜間在房附近叫為報喪;人事活動兆,如上眼皮跳為兇兆,下眼皮跳為吉兆。
普米族轉山會又稱“繞巖洞”,當?shù)仄彰鬃迦藗円暘{子山為女神且保護她。認為她可主宰繁殖和生育,給于人間幸福與平安。每年農歷七月十五,人們都去獅子山祭祀。那么,普米族轉山會有哪些的習俗呢?一起來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在普米族的傳說中,每年農歷的七月十五,各地的山神都要集中到一個叫“甲雙巴拉”的山神那兒去打賭,如果哪個地方的山神賭贏,哪個地方的百姓就會豐衣足食;如果賭輸了,這個地方的村寨就不得安寧了。為使本地山神能夠取勝,當日人們一大早就上山燒香磕頭,護送山神去打賭,祝賀山神凱旋而歸,由此形成了普米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轉山會。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舉行,節(jié)期一天。屆時,蘭坪普米族群眾請巫師到家中念經,供上祭品祭祖。寧蒗普米族要到獅子山拜干木女神,祭品有水、牛奶和美酒,眾人在寨中長者主持下,對著干木女神再叩頭。祭祀儀式完畢,還要舉行射弩,摔跤和爬山等文體活動。青年男女隨后或沿著獅子山游玩,或進行社交活動,在集會中結識伴侶。來去沿途,不論遇到的是熟人與否,都要熱情祝愿問好,男人將攜帶糖果贈以對方,女人們則贈之以甜酒瓜果。下山時,眾人唱著山歌,從另外一條路轉回,不能走原路。
春季祈禱風調雨順,秋后則答謝天神賜予的五谷豐登,實際上是一種春禱秋酬的農事活動,卻始終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遠古神秘文化的光輝。舉行祭山會的時間各地并不統(tǒng)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舉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極為復雜,所獻犧牲因各地傳說不同,圖騰不同而有差異,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種。大典多在神樹林一塊空壩上舉行。一些地方祭山后還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祈禱豐收的祭山會是全村寨的一種祭祀活動,除已婚的婦女不準參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帶上酒、肉和饃去赴會。會首由全寨各戶輪流擔任。屆時會首要備好1只黑公羊、1只紅公雞、1壇咂酒、3斤豬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饃和香蠟、爆竹、紙錢等,按規(guī)定擺好,由巫師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壽年豐,并將山羊宰殺后煮熟,連同其他食品分給各戶,過去稱“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嘗各自的祭祀食品。
養(yǎng)生是一種好習慣。中國自古喜歡研究飲食,一樣食物有上百種吃法。食物流傳下來的手法和做法,鑄就了今日吃貨大國。經過了上百年風雨的洗刷,一切事物物是人非。然而普米族傳統(tǒng)食品依舊保存了下來,一起來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普米族以玉米為主食,間食大米、小麥、青稞、蕎子、洋芋等。玉米的食用方法是先將玉米用石磨磨成粉,用篩子去玉米殼層,分成三種食用,殼層一般作家畜飼料,較粗玉米碎粒,可拌入大米一起煮吃,也可先用鍋煮成粥,再將細面拌進用鍋燒煮食用。玉米面還可以煮甜酒、蒸粑粑,玉米還用來制作酥理瑪酒、做糌粑炒面等熟食。
普米族一般習慣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面食點心,喝酥油茶或鹽茶,中午和晚上為正餐,多以玉米為主食。常用煮、蒸、燒、烘烤等方法制作米飯、烤餅、面片、面條等。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種類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紅柿、辣椒、韭菜、蘿卜、蔓菁、青菜、大蔥,此外還經常采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
普米族普遍以飼養(yǎng)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并能制作酥油、乳餅等乳制品。肉類多煮食和烤食,不習慣炒食。普米族擅長用風腌辦法把豬肉制成豬膘肉或臘肉,以琵琶肉最為馳名。其制作方法是:將宰后的生豬掏去內臟,抽去所有的骨頭,用鹽巴和花椒撒在豬腹內,然后把豬腹。
縫合,風腌起來,就成了一頭完整的臘豬,它的外形很象琵琶,因此也叫“琵琶肉”,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
平時狩獵歸來,也經常能吃到黑熊、野豬、獐子、鹿子、巖羊、雉雞等野味,肉食多好煮吃和烤吃,不習慣炒吃。食具是別具風格的本勺、木碗和本盆。1949年后,普米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們與內地的交往日益頻繁,內地的生活用品大量輸送到普米族地區(qū),普米族人民已經普遍使用瓷、塘瓷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