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佛:有什么樣的思維模式,就過什么樣的日子
2023-03-09
更新時間:2023-03-09 18:03:56作者:網絡
在修行中,“好好說話”與“好好聽話”是有區(qū)別的,一個是講說,一個是聽聞,即內修外弘?!昂煤寐犜挕笔莾刃?,是修自己;“好好說話”實際上就是要度眾生,是外弘。
講經、講法要標準,要契理契機。比如,跟一個律師該怎么講,跟一個領導該怎么講,跟一個孩子該怎么講,跟一個家庭婦女該怎么講,跟一個廚師該怎么講,等等,這個講法的內容、方式完全不一樣,角度也不一樣。如果沒有聽聞這種能力的話,說法也就無從談起。
有一位居士,寫了很多研讀《金剛經》的文字,然后放進擔子里挑著到處宣講。一天,他見到一個禪師,禪師只是跟他講了幾句話,他就立刻領悟到:“我寫的這些東西,跟真正的佛法相比,就像水滴與大海的關系一樣?!庇谑撬桶炎约簩懙哪切〇|西當場燒掉了。
還有一位禪師,上座講法,拍一下講桌,就講完了。他這種講法,不是說一定要講出什么道理出來,而是真正去啟發(fā)到別人。
通過以上兩個公案可以發(fā)現(xiàn),好好聽話,首先還是要先修自己的聽聞能力,而不是抱著一定要從別人那里得到什么,求得什么的目的。
佛法認為,人說話,是說別人需要的話,而不是說自己想說的話。但是,缺乏智慧的人會認為,說別人需要的話,是不是討好別人啊?你們佛教徒老是投其所好,老是說別人需要的話,自己真正內心的需求,可能照顧不到。
說別人需要的話并不是投其所好,因為討好別人,本質上還是在討好自己。比如我要討好你,是因為想利用你;如果我不想利用你的話,我沒有必要討好你。
一個討好別人的人,是沒有平等心的,而是有所求。這樣的人見到有權有勢的人,講的話會很好聽;他見到可能對他沒有價值的人,講的話就會很冷漠。而說別人需要的話的人,就不會有這種心理,因為有平等心和有所求的發(fā)心是不一樣的。
所以,好好說話,不一定要講出什么動聽的話來,有可能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行為就能打動別人。因為目的是為了啟發(fā)別人,關懷別人。
佛經里有一句話叫“黃葉止兒啼”:一個小孩哭了,這個時候你想讓他不哭,跟他講道理是不行的;你從地上拿一片樹葉,跟他說,我這有一塊金子,給你玩吧,這個小孩就不哭了。這片樹葉就是佛法。
一句話:好好說話是啟發(fā)別人,說別人需要的話;好好聽話是啟發(fā)自己,是修自己。
歸根結底,無論是好好說話,還是好好聽話,都是為了消弭主客,都是修行。所謂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回向:
愿以此傳播功德,回向給所有看見此文的朋友們,以及您們的父母親友,愿都能健康長壽,違緣消滅,順緣增長,六時吉祥。祝愿我們的祖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繁榮富強。
- END -